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系列解读④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特”在哪?******
作者:陈秧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着重强调“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中国建设农业强国,既需遵循世界农业强国的一般规律,更需充分体现中国的国情农情,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
一、农业强国需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多地少,用占全球9%耕地、6%淡水资源成功养育了占世界近20%人口。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国际合作环境不容乐观。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既是农业强国的基本门槛,也是国际国内形势所迫。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体现在足够的产品供应、合理的产品结构与良好的产品质量,关键是做好资源保护与利用文章,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藏粮于地”重在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保护好、利用好耕地资源。“藏粮于技”重在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装备支撑,拓展农业生产边界。中央还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为进一步优化利用耕地资源、立足整个国土资源保障稳定安全供给提出了新要求。
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还需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与能动性。一方面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通过辅之以利的行动举措,让种粮农民有收益、主产区种粮不吃亏,另一方面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通过辅之以责的行动部署,推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共同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二、农业强国需传承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到建设农业强国需立足“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中国有5000余年的农耕文明历史,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赓续农耕文明,既可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也可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自信。
农耕文明的精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业强国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内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强化退化耕地治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对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在国际农业治理中融入中国农耕智慧,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
三、农业强国需顺应大国小农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推进强国富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具备鲜明的“大国小农”特征。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占总耕地面积70%。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高收入国家的10%,农业发展最大短板在于劳动生产率偏低。
因此,农业强国需顺应大国小农的发展阶段,既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列为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将小农户列为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对象,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带动小农户的现代化转型与农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
四、农业强国需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国作为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满足14亿人口的食物需求,既保障吃得饱又吃得好,如何将2亿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轨道,既提升产业竞争力又实现共同富裕,全球缺乏先例。
对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根本提升农业竞争力。同时,也强调深化农村改革,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相统一,着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激活发展活力。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RCEP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应对战略研究”(编号:21&ZD093)的阶段性成果)
只顾讨好华盛顿,甘心充当“马前卒”,台延长兵役引岛内激烈批评******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27日召开安全高层会议,拍板义务役延长为一年。蔡英文当天下午还罕见地针对“强化全民防务兵力结构调整方案”举行了记者会。联合新闻网称,这是蔡英文时隔744天终于再次召开记者会,创下新纪录。岛内名嘴纷纷炮轰蔡英文只会读稿而一直拒绝与民众沟通,嘲讽蔡英文“这次稿子终于背好了?”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认为,蔡英文之所以选择这个议题开记者会,是因为她知道美国在看,这是“美国要的议题”。岛内民调结果显示,高达75%的网民对台军维护“安全”的能力没信心。许多网友直接怒轰蔡英文:“你在位,难平安!”“战争边缘兵役延长,请问民众是要如何平平安安?”
时隔744天再开记者会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7日报道,蔡英文当天上午在自己办公室主持岛内安全高层会议拍板“强化全民防务兵力结构调整方案”,中午邀集民进党团进行沟通。据报道,会议决定,义务役从2024年1日起改为1年,即从2024年1月1日起,年满18岁的台湾役龄男青年服役期将从4个月延长为1年。不过,确切细节将以公布版本为准。
27日下午3时30分,蔡英文专门为延长兵役举行记者会,这是她自2020年12月后时隔两年多再接受媒体提问。她称,调整兵役政策是“一个无比困难的决定”。她接着把责任“归咎”于大陆,还扯上乌克兰,声称“乌克兰人守护家园的意志令人感动”,“目前中国威逼情势更加明显……因此备战才能避战,能战才能止战”。蔡英文还假惺惺地称,“只要台湾够强,青年就不用上战场”。
台湾中时新闻网27日称,蔡英文此前公开接受媒体提问的记录一直停留在2020年12月12日,当时她出席“台湾战疫全记录首映发表记者会”,会后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到中天新闻台遭下架、马英九指控言论自由倒退40年以及开放莱猪及核食进口等议题。之后,蔡英文虽陆续开过几次记者会,但都没有接受媒体记者提问,创下744天未开放采访的纪录。就连11月26日“九合一”选举民进党选情崩盘,她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也没有接受记者提问,被外界讥讽是“读稿机”。
蔡英文27日举行记者会接受采访的消息一传出,岛内嘲讽声一片。国民党民意代表郑丽文27日在脸书发文嘲讽蔡英文“稿终于背好了?”她炮轰“蔡英文拒绝与社会沟通,只愿意读稿逃避人民(批评),任谁都没办法接受”。
郑丽文称,近年来,台湾问题一箩筐,每一项都攸关台湾安全,如今更连环爆出严重治安问题,诈骗、掳人案件频传,岛内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前更爆发“88枪枪击案”等,甚至还有黑道介入选举,每件事都跟民进党有关。但是蔡英文却如同“活在同温层”,一直拒绝与社会沟通,对国际政经变迁局势、台湾整体经济情势等议题“全都不闻不问”。郑丽文质疑,难道不是民进党仇视大陆的言论惹火对岸,现在提出延长兵役,居然要台湾年轻人“为你付出代价”?
“蔡英文的反省只剩记者会”,台湾“中华青年公共参与协会”理事长陈冠安27日在《中国时报》撰文称,一名民选领导人接受媒体采访会引发如此关注,其实正反映了当前台湾政治运作的悲哀。
“这是美国要的议题”
根据民进党当局的规划,台当局这次出台的“强化全民防务兵力结构调整方案”除了延长义务兵役的期限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内容。据台“中央社”报道,参与相关讨论的防务人士声称,这次兵力结构改革3大“亮点”:一是将兵力结构区分为主战部队、守备部队、民防系统、后备系统4大区块,明确防卫任务;二是导入美军等最新模块化训练模式;三是大幅调升义务役薪资,兼顾服役期间经济生活。防务人士透露,在这次规划中,未来由志愿役组成“主战部队”,担任海、空等安全任务;由义务役为主作为“守备部队”,负责守备、军事与民间重要设施防护与协力民防等任务。
民进党党团干事长罗致政27日声称,恢复到一年的义务役并非只是单纯将4个月的军事训练役延长,训练内容也会分为“实、量、新”三大块,“实”是实战化训练,强调实兵演练,可能会参加相关联合操演,包括“汉光”演习;“量”简单来说,现在4个月役期打靶子弹80发左右,未来一年义务役将至少打800发实弹;“新”是指操作新式武器,包括火箭弹、“标枪”导弹、无人机等新型武器的操作。罗致政称,根据预算,延长义务役后每年将增加约160亿元新台币的支出。
对台湾当局决定延长兵役,岛内议论纷纷。《中国时报》披露称,蔡英文当局本来不想宣布延长兵役,因为此举显然对2024年选举不利。不过,“延长役期是美方的要求,蔡政府咬牙也要推”。文章称,美国要求台湾强化军队后备战力,蔡当局只能顺从推动;美国要台湾增加防务预算,蔡当局照办;现在要台军恢复征兵,延长役期,尽管对选举有影响,但“蔡当局不可能违逆美方”。
与此同时,美国在台协会27日宣称,欢迎台湾最近针对征兵制改革的宣布,“彰显台湾对自我防卫的承诺”,美国“会遵循‘与台湾关系法’和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持续协助台湾维持足够的自我防御能力”。
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在中天电视政论节目中分析称,蔡英文时隔744天后选择这个议题举行记者会,是因为她知道美国在看,“这是美国要的议题”,因此她作出正式表态,表示“国安会议”通过了,“是我做出了决策”。郭正亮直言,因为蔡英文的剩余任期、2024选举都需要美国力挺,“这个议题一定要过关”。
“中广”董事长赵少康27日重申坚决反对延长兵役。他说,台湾不是美国的“半殖民地”。他质疑,“兵役延长一年就可对抗大陆吗?老百姓不能因政客的权力斗争而冤死”。
国民党“立委”陈玉珍批评称,兵役延长是民进党当局迫于美国的压力、被牵着鼻子走。她说,是民进党当局让两岸走到如今兵凶战危这一状况。如今民进党继续“选择错误的路,把赌注单押在美国一边,这是要让台湾变成‘特定国家’的马前卒吗?”
“你在位,难平安”
对于台湾当局宣布延长兵役,岛内各大媒体进行街头民调,询问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看法。据中时新闻网报道,许多年轻人在接受街访时纷纷炸锅:“蔡英文你就继续做梦吧,我们不想变成乌克兰”。还有年轻人称:“假设4个月(兵役)很废,放大到一年还是很废”“一年兵役感觉就是浪费时间”“进去也没什么事干,扫扫地、除除草,也没啥太大作用”。许多年轻人还到蔡英文24日平安夜脸书上“祝大家平平安安”的帖子下面留言。许多网友怒轰:“你在位,难平安”“延长兵役令台湾处于战争边缘,请问民众如何能平平安安?”
联合新闻网称,网络上年轻人一片哀号之声。一名网友称,他上高二的表弟所在班级男生已经在拟定“免役计划”,计划把60公斤的体重吃成100公斤,就为了躲兵役。台湾TVBS新闻网公布网络民调称,虽然台当局延长义务兵役,但仍有高达75%的网友对军方维护“台湾安全”的能力没信心。此前岛内媒体曾多次曝光台湾“草莓兵”,台湾士兵在遮阳伞下练习射击,台军两栖特战队“在室内游泳池练兵”,都曾引起舆论嘲讽。就连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曾报道称,“一旦开战,台湾的‘草莓兵’难以抵御解放军”。
台湾《联合报》27日发表社论称,近两年,美国干预台安全政策日渐直接。美方借军售主导台军转为“不对称作战”,最近更通过国会立法,扩大台方采购额度并主导军售项目,蔡当局越发难以抗拒美方推销的武器。此外,有消息称美方将安排官员明年借“学人计划”进入台当局部门交流,此举也被解读为“监军”。更别说台积电被迫扩大赴美设厂规模,在美制造的先进制程芯片也提前推进至3纳米,引起民众忧虑“‘护岛神山’被掏空”。如今,美方又主导兵役延长,让人感到美国的手不断伸进台湾,把台湾变成其与大陆角力的马前卒。讽刺的是,蔡当局还自诩这是美国“挺台”。文章称,美国一边与大陆对话,同时逼着台湾延长兵役、强化防御能力,这是降低其地缘政治风险的两手策略。“问题是,蔡英文当局自甘成为美国的工具,满腹政治盘算,民众怎么会放心把子弟交给这样的政府?”(环球时报)